Logseq 和數據安全、便利和隱私的思考#
一次數據丟失引發的思考#
剛才還花了不少時間在 logseq 寫的東西因為一個卡頓沒了,突然覺得,一個用來記錄生活的東西,幾乎每次打開記錄的都是我的靈感或者即時所想,怎麼可以如此不確定與不保險,這種不確定和不穩定帶來的失落讓我很沒有安全感,就好像你在考試前一天準備好了所有文具,但是在考試當天用的時候,明明自己試過好使的筆突然就寫不出東西、壞了。
我覺得軟體開發到快要發正式版、用戶已經在初期積累到一定量的產品,在商業化的前夜還出現這種數據丟失的致命問題,是我非常不理解也不應該的。當然我也沒有怪 Logseq 開發者的意思,這款軟體,我可以很驕傲的說,是我一步一步看著它逐漸長大的,我對它有著很深的情感,從剛剛了解到它的時候,開發者也才起步決定作為 side project 開發下去,彼時開發團隊只有創始人 @tiensonqin 一個人,在知乎發了一條宣傳的帖子,我便是在此時入坑的 Logseq,而這時候全網都找不到幾個 Logseq 的相關文章或視頻,於是我在酷安發了第一條關於 Logseq 的帖子,開了 Logseq 的話題,大概介紹並宣傳了這款產品。
彼時的我沉迷於各種筆記軟體的折騰和對比,對於這種軟體的嘗試樂此不疲,幾乎我聽過的市面主流 app 我都下載使用體驗過,最後到現在留下了 Obsidian、 Logseq、 Notion、 Dynalist 四款,還有飛書文檔和語雀各自還有著偶爾不同的使用用途,也在備選名單中。我在之前的文字中介紹過,這幾款軟體看起來非常多且雜,但是截至目前為止,我都為它們分類、梳理好了不同的使用場景和用途,我覺得目前的分類也基本足夠科學和合理,這是我大浪淘沙篩選下來的產品,都是我覺得非常優秀的工具,我希望我能通過他們創造一些有價值的內容,這個價值可能是對於別人的,也有可能單純就是為了我自己的。
回到 Logseq,首先軟體目前還非正式版,有 bug 屬正常現象,而且到目前為止我未曾為它付過一分錢,我深知做產品尤其是這樣的產品絕非易事,所以也更多是包容和理解;其次我相信我兩年前的嘗試和判斷是沒錯的。我將我自己對於筆記軟體的理解和歸納都融合到了這裡面,同樣,Logseq 也將市面上許多優秀產品的優點集合到了自己身上。毫無疑問 Logseq 會是一款非常有前景的產品,它有非常大的想法和願景,也有著忠實的用戶群、良好的口碑、優質的社區,有眼光、有實力的投資人,它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,我也希望它的前景是光明的,因為我本身就是它的忠實用戶。
如你所見,Logseq 幾乎集合了市面上很多軟體的眾多優點,它很強大、全能;文件存儲在本地,理論上它也足夠安全。
但數據自持,就是安全嗎?#
其實不見得。以下的這些文字並非全是因 Logseq 而寫,而是寫到 Logseq 有感便瞎敲鍵盤,針對的是所有認為數據自持就是安全的人的觀點,因為我之前看過太多人為了吹而吹,軟體本身是開源的、內容存儲在本地確實是隱私友好型的,但把文件存在本地就是安全、放在雲服務器就是不安全嗎?萬一硬盤壞了呢?存儲型的產品,開源本身只能保障隱私問題,安全始終是一個相對的概念。
我始終堅信一點的是,隱私和安全、便利一直都是我們在同時追逐的東西,但是在某種程度下,這種追逐是不科學的,因為兩者就和世界中的其他相對立的兩個事物一樣,嚴格意義下是不可兼得的。你在尋求便利的時候,必定免不了需要放棄一部分隱私,而你將始終將隱私放在首位的時候,就必須忍受一定的不便與紛繁。
而在我的認知和體驗中,我覺得個人電腦的硬盤這種物理媒介,其實也不見得有太靠譜,在私人電腦中,大部分人的磁盤都是沒有備份和容災的,也就是說,如果在某些特殊情況發生比如硬盤發生物理性不可逆損壞時,你存放在電腦磁盤中的任何東西,都會因為沒有容災而有丟失的風險,這種意外性是你無法預料的,也是我比較顧忌物理存儲的一個原因。我覺得能夠促使我使用移動硬盤或者物理硬盤的場景只有一個,那就是物理硬盤的傳輸速率比線上下載和傳輸快,對我而言這是唯一的優勢,除此之外我沒有任何的理由去使用物理媒介,還要冒著可能損壞的風險。
如何存儲內容更安全?#
講完物理媒介之後,我們講講我比較中意的方式。首先聲明,我對於隱私的追求沒有到很極致的程度,印象中我沒有足夠重要到需要存放在物理媒介中的內容,當然即使有高度重要的內容我也會是多網盤備份,原因如上所述,所以我更加中意也更傾向於推薦普通人使用的存儲手段就是網盤。因為我相信,相比於自己的電腦硬盤和移動硬盤,網盤提供商和對應的公司更有能力為我們提供安全、無痛的內容存儲服務,個人備份、容災做得再好,也不會強過如微軟、Google 之流的大公司,再加上使用體驗方面的問題,我覺得選擇自己信得過的網盤服務才是普通人的解決方案,當然此時我們默認是把隱私放在比數據安全低的位置。
網盤這個方法,雖說只有兩個字,但也是有區別的,根據文件內容的重要度,我們可以將內容存儲在不同的網盤中。拿我來舉例,畢業設計相關的文檔、文件資料應該是我目前最重要的東西,我會在 Dropbox、 OneDrive 和坚果云中各存一份,如果文件恰巧還會在 WPS 中打開的話,還會被 WPS 雲服務自動同步一遍,同時在本地備份文件夾中備份一遍,這是最高等級的內容備份。除此之外,相冊內容是次重要級的產品,圖片備份我選擇的是 OneDrive 自動備份和 Google 相冊,再輔以阿里雲盤的自動備份,依然是三重備份。再次之的,便是娛樂內容、視頻資源的存儲,這裡我選擇的是阿里雲盤,只有阿里雲盤。這時候,我已經不會再刻意去追逐文件存儲的安全性問題,內容取之自網絡,有些內容存儲下來之後可能我都不會打開,偶爾打開看看電影、視頻,哪怕因為提供商阿里雲經營不善或者服務質量不好導致文件丟失(雖然這種概率也非常非常小),我也不會過於難受,因為這個存儲的成本本身就比較低,加之內容的價值也沒有前兩者高,綜合來看,重要度低,自然花費的時間、精力和金錢都是最低的。
數據安全之外,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還會追求便利性,比如移動硬盤需要插拔,而雲服務自動同步,在這方面二者也是有著不同的優缺點的。
綜上所述,其實選擇合適的雲服務產品,是比起數據單獨存放在本地、物理媒介中更加安全和可靠的選擇,這種選擇是基於數據安全的出發點考慮的,所以配置好之後,它能夠保障的,是高可用下的安全和可靠,而不是隱私。而當我們需要更高程度的隱私的時候,數據自持,物理存儲則是最佳的方案,最好是無需聯網的存儲方式,越原始越安全。到這裡我們其實也在不斷印證之前的結論,那就是便利、安全和隱私其實是不可兼得,或者至少說是相對衝突的,孰輕孰重,需要數據擁有者自己衡量。